近年来,我国电力供需总体平稳,电力生产供应能力进一步提升。据国家统计局数据,2023年全国规模以上电厂发电量9.5万亿千瓦时,比上年增长6.9%。其中,火力发电量6.3万亿千瓦时,比上年增长6.4%;水电、核电、风电和太阳能发电等清洁能源发电3.2万亿千瓦时,比上年增长7.8%。
2020年以来,中国电网侧投资开启高增速,根据国家能源局数据,2024上半年我国电源工程投资完成额为3441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2.5%,电网工程投资完成额为2540亿元,较去年同期增长23.7%,国内电网侧投资迅速上量。
受益国家政策推动,2019年我国智能变电站市场规模达225.6亿元,随着市场需求持续增长,政府推动智能变电站渗透进一步上升,2020年以来随着充电桩等领域需求的増长,智能变电站市场规模保持稳步上升,到2023年超过312.4亿元。
我国火力发电已经过了高增速增长的时代。虽然我国用电量仍然保持较好的增速,但是以水电、风电和光伏为代表的清洁能源发展更为高速,使得我国火力发电增长压力较小,行业发展基本进入了平稳的区间,市场规模增长也较为缓慢。截止2024年上半年,我国火力发电行业市场规模约为11961亿元,总体维持平稳的态势。
2023年,我国海上风电新增装机容量约为6.3gw,近年来收到多方面影响,海上风电新增进度不是很理想。
随着宏观政策、数字技术进步与升级等多重利好因素的叠加影响,能源与互联网融合进程加快,智能电网行业迎来高速发展阶段。发电量庞大伴随数字技术进步与升级,能源与互联网融合进程加快,智能电网进入黄金发展期,市场规模快速扩张。2018-2023年我国智能电网市场规模由727.6亿元增长至1112.3亿元,复合增长率为11.19%
我国风力资源丰富,有较好的发展风力发电的资源优势。目前我国已经成为全球风力发电规模最大、增长最快的市场。随着我国经济建设不断深入发展,对风力等能源需求不断增加。此外国家政策的扶持,也让风电行业快速发展。2023年,我国风力发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44134万千瓦。
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永磁电机生产基地,国内部分产品远销海外市场。有相关数据显示,2021年我国永磁电机产量达到了41.49亿台。估计2022年中国永磁电机产量将在43.28亿台左右。
近年来,随着能源革命深入推进,我国核电装机容量稳定增长,截至2022年12月31日,我国运行核电机组共55台(不含台湾地区),装机容量为56985.74mwe(额定装机容量)。随着装机容量以及核电发电量的增加,我国核电行业市场规模保持增长,2022年市场规模为1434.02亿元。
近年来我国智能配电行业产值保持总体上涨态势,2018年我国智能配电行业产值为147.47亿元,2021年达到近年来最高,为165.53亿元,2022年有所回落为162.74亿元。
据中国核能行业协会表示,大陆现有在建、在运机组规模已位列全球第二。《中国核能发展报告(2023)》蓝皮书显示,预计2030年前我国在运核电装机有望世界第一。此外世界范围内运行的核电堆型以压水堆为主,轻水堆(压水堆 沸水堆)合计占比约90%,其中压水堆占比约78%。
近三年有效发电容量供给充裕度呈下降趋势,为避免电力缺口扩大,考虑到核电、水电建设周期过长,煤电是短期内增加系统有效容量供给充裕度的不二之选。
2022年山东火电、光伏装机容量位居全国第一。一方面光伏大发时刻,需要灵活性调节资源参与调峰;另一方面光伏大发时段挤压火电出力,火电企业收益下降。建立基于峰荷责任法的容量补偿电价,引导灵活性调节资源预留调节及备用容量,助力容量成本回收。
充电桩产业链长且复杂,存在较多可挖掘的机会。从行业壁垒来看,充电模块>运营>充电桩,壁垒越高的地方参与者越少,而公司也总能通过这些壁垒获得较强的定价权,因此众多运营商想向价值链的上游拓展,未来主流运营商的自研自产或将成为趋势。
1-4月份,全国主要发电企业电源工程完成投资1802亿元,同比增长53.6%。其中,太阳能发电743亿元,同比增长156.3%;核电212亿元,同比增长52.4%。电网工程完成投资984亿元,同比增长10.3%。
虚拟电厂的推进离不开国家电网的投资驱动。2019-2022年国家电网实现投资总额4473亿元、4605亿元、4882亿元、5012亿元,预计2023年投资额将达到5200亿元。
分箱换电方式是在设计出最小化的标准模块后,根据不同车型需要进行模块化安装,能够实现不同车型电池的通用更换。布局分箱换电的代表性企业包括伯坦科技、力帆盼达。按操作方式,换电站可分为底盘换电、侧方换电及顶部换电,其中底盘换电为市场主流方式。
近年来,我国生物质发电量稳步增长,从2017年到2022年我国生物质发电量由795亿千瓦时增至1824亿千瓦时,年均复合增长率达到18.07%。截至2023年一季度,全国生物质发电量达490亿千瓦时,同比增长8.8%。
光伏发电根据太阳能电池板的数量和布局的不同,可分为集中式光伏发电和分布式光伏发电。集中式光伏发电通常是在大规模的太阳能电池阵列中产生电能。电能通过输电线路输送到电网中,并为大量用户提供电力,因此更适合于大规模建设的电站项目。而分布式光伏发电则是在个人住宅、商店和办公楼等小规模地点中进行,电能主要用于当地用户的需求。它们
2022年3月21日,国家发改委、能源局印发了《“十四五”新型储能发展实施方案》,方案重点强调推动多元化技术发展与安全控制,以示范试点项目推动新型储能产业化。